JCI:血液样本中存在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UCL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可以识别血液中前列腺癌的最早遗传变化:该变化可以使医生便于查看癌症是否扩散,监测肿瘤行为并进行更好的治疗选择。
结直肠癌靶向治疗!小野制药Braftovi三药方案在日本提交申请,治疗BRAF V600E突变转移性患者!
2020年03月07日讯 /生物谷BIOON/ --小野制药(Ono Pharmaceutical)近日宣布,已在日本提交了靶向抗癌药Braftovi(binimetinib,50mg胶囊;是一种MEK抑制剂)与Mektovi(encorafenib,15mg片剂;是一种BRAF抑制剂)联合Erbitux(cetuximab,西妥昔单抗,一种抗人EGFR单抗
Nat Neurosci:肠道中存在帕金森症的生物标志物
帕金森氏病(PD)是一种使人衰弱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损害了全球数百万老年人的运动功能。通常情况下,PD患者会在运动症状发作前数年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例如便秘等。
TG6002治疗肝转移结直肠癌I/IIa期临床完成首例患者给药,天士力拥有中国权利
2020年02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天士力合作伙伴Transgene是一家设计和开发病毒免疫疗法治疗实体肿瘤的法国生物技术公司,利用病毒载体技术间接或直接杀死被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近日,该公司宣布,评估溶瘤病毒疗法TG6002治疗肝转移结直肠癌的I/IIa期临床研究已成功对首例患者进行了给药治疗。该研究目前正在英国开展,评估通过肝内动脉(IH
Nat Commun:研究揭示血管性痴呆的生物标志物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是由大脑血流缺陷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到目前为止,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非常复杂,神经成像方法(例如扫描仪)只有症状出现时可用。由于缺乏更精确的方法,难免与其它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混淆。
elife:脑功能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诊断隐藏性失聪
近日麻省研究人员做出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两个能够解释人们在嘈杂环境中无法有效交流的生物标志物。这项研究于上周在线发表在科学杂志《eLife》上,可以为隐性听力损失的临床测试提供信息。
Cancer:如果获得社会支持,结直肠癌女性患者的情况会更好
一项新研究发现,绝经后患有大肠癌的妇女如果在诊断之前缺乏社会支持,则更有可能死亡。 1月23日发表在《Cancer》杂志上文章对1,429名妇女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来自Kaiser Permanente和其他卫生系统的患者。
阿司匹林或能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的进展和复发!
2020年1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rcinogenesi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希望之城”医疗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的好处可能不仅限于保持心脏健康,可能还包括对结直肠癌的治疗;研究者发现,阿司匹林似乎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疾病的复发。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如今研究人员想
中国研究人员研发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新方法
中国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只需抽取几毫升血液就可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新方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收集了801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021例正常对照者血浆提取的循环肿瘤DNA(ctDNA),从中筛选出9个可用于诊断结直肠癌的甲基化标志物,以及5个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甲基化标志物。循环肿瘤D
Science子刊:我国科学家开发出针对ctDNA甲基化特征的机器学习算法来诊断结直肠癌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优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针对癌症甲基化特征的机器学习算法来诊断结直肠癌。